藏书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藏书阁 > 盛唐不遗憾 >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

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随着京城人口的增加,已经朝廷对道路的规划,京城的周边已经形成了几个圈,第一个圈便是城墙了,在城墙外围还有两个很大的圈,这两个圈是由道路形成的,可以理解为三环路和四环路,而城墙就相当于是二环路了,城墙的四周也确实修了路,只不过,这路修的与城墙稍微有点距离,修在了护城河的外侧。

在城墙这个二环和三环路之间,其实,也不全是穷人,很多还算殷实的人家,就住在这个区域,这一区域也有很多盖的整整齐齐的水泥楼房,总体感觉还算不错,当然,穷人也是不少的,而在三环和四环之间,那就完全是穷人的天下了,穷苦贫民的比例至少在八成以上,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富人的别墅,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道路以及风景名胜,而在四环之外,几乎全都是贫民窟了,再远就是周边的县城了。

也就是说,若是诚心想办普及学堂的话,三环和四环之间的区域,才是最佳的位置,哪里的贫民窟是最多的,也有更多的土地可以供给,但不论是在哪一环,总有好一些的位置,还有一些不太好的位置,而所有办学的人,肯定都更加的喜欢好一些的位置,而不喜欢不太好的位置。

要说办学堂与位置有什么关系,那主要就是交通和环境了,在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的地方办学堂,自然是一件让人非常舒心的事情,而若是在交通闭塞,环境不够好的地方办学堂,则就让人颇为不爽了。

交通便利的主干道两侧,是兴办学堂的最佳位置,到时候大门对着主干道,门前再搞个高大的假山什么的,别提有多气派了,最主要的是大门的牌匾可以让路过的行人看得到清楚,从而深深的记住这个学堂,并连带着记住这个学堂是谁兴建的,这对提高一个人的名望有很大的帮助。

就比如李安所兴办的这个学堂,就是靠路口不远,正门也是正对着路口的,路过的行人稍微侧首就能看到传音学堂四个大字,进而知道这个学堂是李安兴办的,这对于提高李安的声望,自然是大有帮助的。

而因为贫民窟的位置并非都是靠着主干道的,有一些是在比较偏的位置,需要从主干道的侧路下去,然后走好远一段的泥路才能抵达,这些泥路一旦到了阴雨天就会变得极为崎岖难行,除了穷人和谋利的商人之外,权贵和各国使节是不会走这样的道路的,如此,若是把自费筹办的普及学堂建设在这样的位置,也就意味着平时很难被有身份的人看到,这对于提高自己的声望,自然是大打折扣的事情,所以,权贵都尽可能的挑选一些靠近主干道的好位置,并且在设计学堂的时候,把大门作为重中之重,大门不但要正对着主干道,而且,大门上的学堂名称也一定要又大又醒目,要让路过的行人,在很远的位置都能够看到。

韦见素搞的学堂,在三环路和进京主干道的拐角处,这个位置相当好,因为不论是进京主干道,还是三环路,都是人流量比较高的道路,来往的行人真的是非常多,这对于提高学堂的知名度大有好处。

当李安抵达这个学堂位置的时候,发现韦见素弄了两个学堂大门,一个大门正对着进京主干道,而另外一个大门正对着三环路,两个大门都已经建设好了,虽然外观和大小略有差异,但都是挺上规模的,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很气派,而且,两个大门的里面都砌了一道屏风墙,用来遮挡视线,屏风墙都是上好的大青石,几名工匠正在对屏风墙进行雕琢,大概是要雕刻一些劝人读书的浮雕吧!

李安让车辆在学堂的四周绕了几圈,然后,才从其中一个大门进入学堂内部,而内部显然正在施工之中,到处都是乱糟糟的,各种建筑材料散乱的堆放着,毫无章法可言。

“李侍郎怎么来了。”

一名干活的小头目认得李安,慌忙走过来行礼。

“哦,本官就是过来看看,韦相公呢?听说他亲自过来干活了,本官也想过来搭把手。”

李安笑着说道。

“李侍郎说笑了,这些腌臜活儿,都是我等小民干的,哦,对了,韦相公就在里面。”

小头目说道。

李安闻言,轻轻点了点头,便走向里面的帐篷。

在帐篷的门口,看门的随从正准备开口,被李安给及时阻止了。

轻轻进入帐篷,就看到韦见素躺在摇椅上闭目眼神,双腿翘在高凳子上,那姿势别提有多销魂了,而再看他的衣服和鞋子,那是干干净净的,一点灰尘都没有沾染,这显然不像是干过活的样子。

“韦相公原来在这里干活啊!真是让我好找啊!”

李安轻轻开口说道。

韦见素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,一睁眼见李安来了,连忙将双腿放下,起身说道:“上了年纪了,身体不行了,这才刚到工地不久,就疲乏的不行,让李侍郎见笑了。”

这话说的,就好像他真的干过活儿似的,其实,这货明显一点活儿都没干,从他那干净的衣服就能看出来,但只要他待在工地,下面的人就可以鼓吹,说韦见素相公亲自到工地干活儿了。

这就好比后世的植树节,朝廷的各级官员都会拿着铁锹去做做样子,美其名是要亲自植树,但实际上就是摆拍,首先,种树的大坑不是他们挖的,树木也不是他们放入的,最后的加固和浇水维护也没有他们的身影,他们唯一做的事情,就是拿着铁锹给种好的树木加一点土壤,然后,马上就会有人过来拍照,最后就是宣传领导亲自植树的信息。

这种事情真的很假,但这种事情却实实在在的发生在各个朝代,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少了这种事情,少不了这种骗不了任何人的鬼把戏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